熱騰騰的“刨湯宴”擺起來
香醇的咂酒喝起來
歡快的沙朗跳起來……
11月22日
北川以一場承載著羌族傳統(tǒng)的“刨湯宴”
用最地道的煙火氣暖了游客的胃
也點燃了整個冬天的旅游熱
誰能拒絕一場沉浸式的美食狂歡?
在九皇山景區(qū)的“刨湯宴文化走廊”,游客早已不是坐等開飯的品嘗者,而是深度參與美食制作的主角。

從挑選原生態(tài)黑豬、親手分切食材,到圍著柴火灶慢熬濃醇湯底、根據(jù)口味調(diào)配專屬味道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充滿了新鮮感與參與感。當咕嘟冒泡的刨湯鍋端上桌,柏枝熏臘肉的咸香、油潤香腸的醇厚、金黃酥肉的香脆、軟糯香碗的入味,八道地道羌味瞬間喚醒味蕾。
更讓人沉醉的是席間的文化氛圍:羌族同胞唱響淳樸的敬酒歌,地道的羌族婚禮展演輪番上演,一場單純的味覺盛宴,就此升華為“看得見、摸得著、嘗得到”的全方位文化浸潤。

來自樂山的游客張燕直言:“我專門帶著家人來打卡,鮮肉臘肉同鍋太有特色,儀式感和參與感拉滿,消費券讓體驗更超值,既暖身又暖心!”
遂寧游客也忍不住安利:“最難忘的是那種熱烈的人情味,大家圍坐一起喝刨湯、聽羌歌,品嘗的不僅是美食,更是獨有的地方風情,已經(jīng)推薦給好多朋友了!”
美食成功“圈粉”,更要靠多元體驗“留客”。北川深諳旅游消費的核心邏輯,在美食引流的基礎(chǔ)上,精心設(shè)計了“徒步+非遺”的特色動線——
吃完刨湯宴的游客,順著山林棧道一路前行,沿途設(shè)置的羌繡體驗、羌歌傳唱等非遺互動點,讓每一步都有文化驚喜;
再加上“徒步打卡贏定制獎牌”的趣味活動,不知不覺就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;
到了夜晚,無人機光影秀與數(shù)字互動展演驚艷登場,炫酷科技與厚重民俗文化碰撞出獨特火花,徹底破解了冬季旅游“白天熱晚上冷”的行業(yè)痛點,打造出“白天逛吃、夜晚嗨玩”的全時段消費閉環(huán)。

自冬季活動啟動以來,游客量同比增漲40%,省外游客占比提升至40%,多家文創(chuàng)民宿連續(xù)多日保持95%以上的入住率,部分餐飲商戶訂單排至半個月后,日均營業(yè)額實現(xiàn)近倍增長。
“用實景化的美食體驗留住游客的胃,用主題化的文化展示留住游客的心,用現(xiàn)代化的科技呈現(xiàn)點亮游客的夜。”九皇山景區(qū)工作人員劉真蓮的一句話,道破了北川爆火的核心密碼。這種以特色美食為核心引力,深化“非遺+旅游”融合的發(fā)展模式,成功為冬季旅游市場找到了新的突破口。
這個冬天,不用再糾結(jié)去哪兒“貓冬”
來北川赴一場刨湯宴之約
在沸騰的煙火氣中感受民俗溫度
在非遺互動中觸摸文化根脈
在科技光影里解鎖夜間新玩法
還有消費券加持讓體驗更超值
這樣“暖身又暖心”的冬日之旅
趕緊約上家人朋友,一起去打卡吧!
記者:唐舒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