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李敏
早聞九寨溝是“人間仙境,童話世界”。這個暑假,我終于得以掀開她云霧繚繞的面紗,踏入這片被水喚醒的神奇之地。
清晨,我們統(tǒng)一乘車抵達原始森林。沿著蜿蜒小徑下行,仿佛沉入一個翠綠的秘境。冷杉與云杉如墨綠屏障,擎天而立,枝椏間漏下的光斑在厚厚苔蘚上輕盈起舞。松脂的清冽混著晨露的濕潤,沁入肺腑。步履所至,總能聽到隱隱的水聲在前方召喚。
不多時,潺潺流水聲愈發(fā)清晰。轉(zhuǎn)過一叢斜生的杜鵑,劍巖懸泉便映入眼簾。清冽的泉水從峭拔的巖石上飛瀉而下,宛如天女拋擲的銀色絲練,在曦光中熠熠生輝。水珠四散,如碎玉瓊屑撲上臉頰,瞬間的清涼激蕩起滿心振奮。
繼續(xù)前行,一片舒緩的綠意鋪展眼前——草海到了。它像一塊巨大無匹比的碧玉,平鋪于山谷之間。湖水澄澈通透,水底海藻豐茂,綠意搖曳,在水波溫柔的推動下,跳著永不疲倦的優(yōu)雅之舞。偶有水鳥掠過,鳴聲清脆,為這寂靜的湖面點染出幾分生動。
遠處的天鵝海,是另一種驚艷。湖水泛著令人沉醉的青藍,像從天際裁下的一塊綢緞,陽光灑落時,便碎成滿湖粼粼的金箔。雖未得見天鵝戲水的身影,但這抹“天青藍”已在心底洇開,化作一段無需音符的純凈旋律。
棧道如銀線,引我們走向箭竹海。湖畔的箭竹長得茂密,竿竿亭亭玉立,倒映在水里,把湖水染成了更深的翡翠。微風(fēng)過處,竹影在波心輕輕搖晃,連帶著四周的青山也似動了起來,恍若一幅徐徐展開的潑墨山水長卷。
緊接著,傳說中的“九寨一絕”五花海闖入視野。湖水色彩斑斕如開屏孔雀,這源于湖底千年鈣化枯木與礦物沉積的共生奇跡。陽光穿透水面時,翠綠、深藍、鵝黃在波紋間流動,交相輝映,美不勝收。湖底鈣化的枯木在彩水中若隱若現(xiàn),像珊瑚叢托著流動的寶石。我不禁感嘆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造就這般美景。
行不多遠,隆隆水聲如悶雷滾動,我們來到了86版《西游記》片尾的取景地——壯觀的珍珠灘瀑布。還未近前,便能感受到強烈的水汽撲面而來。巨大的瀑幅似一匹奔涌傾瀉的素練,寬逾二百米。數(shù)十股激流爭相騰躍撲下,飛濺的水花在陽光下顆顆晶瑩剔透,宛如億萬珍珠奔涌不息,匯聚成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磅礴交響。
仿佛是為了安撫我們激蕩的情緒,下一站鏡海遞來一面“鏡子”。湖水平滑如被月光鍍過的翡翠,將環(huán)抱的翠峰、舒卷的流云,甚至天上掠過的鳥影,都纖毫畢現(xiàn)地收納其中。無風(fēng)時,水面靜得像凝固的時間,岸與影在水中相擁,讓人恍惚不知腳下是陸地,還是云端。偶有一片落葉悠悠飄墜,點出一圈漣漪,才驚覺這“鏡子”原是活的,只是性子太靜,靜得能照見人心底的塵埃。
作為溝內(nèi)最寬的瀑布,諾日朗瀑布的宏大氣魄撲面而來。數(shù)百米寬的水幕自寬闊的鈣華灘上奔騰直下,浩浩湯湯,如銀河決口,聲若驚雷滾滾不息。飛流激起漫天細密的水霧,一道彩虹在震耳欲聾的水聲上方悄然懸起,為這雄渾的壯景增添了一份瑰麗與夢幻。面對這自然的偉力,唯有屏息肅立,心生敬畏。
最后的旅程在樹正溝畫卷中舒展。這里的海子如珠串相連,有的藏在密林后,只漏一角幽藍;有的映著經(jīng)幡,水色里便染了幾分緋紅;還有疊瀑順著鈣華臺層層跌落,像給山谷系上了銀色的腰帶。行至盡頭的犀牛海,便見一汪碧水如巨大的綠寶石,嵌在群山之間。傳說曾有犀牛在此飲水,如今雖不見其影,但岸邊的老樹、水中的云影,都像在守護這個古老的秘密。
下午五時,天色驟變。豆大的雨點密集如箭,織成白茫茫的雨簾,打在湖面上。原想去長??茨悄?ldquo;高原藍”映著雪峰,去五彩池數(shù)一數(shù)鈣華灘上的斑斕水色,此刻都成了泡影。帶著一身水汽和未盡的念想,我隨著人流,匆匆登上返程的轉(zhuǎn)運車。
車窗外的山影漸漸遠去,可鞋尖還沾著珍珠灘的濕痕,耳畔還縈繞著諾日朗的轟鳴。或許,九寨的水從來不止于九寨,它會跟著旅人的心,永遠清亮,永不褪色,繼續(xù)在時光里吟唱。
編輯:譚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