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慶假期,游客在九皇山景區(qū)跳沙朗?! ?/p>
金秋十月,羌歌悠揚,羌山大地處處洋溢著節(jié)日的喜慶與活力。禹王廣場上,羌繡傳承人飛針走線,靈動如精靈在布面穿梭,引得觀眾陣陣驚嘆;石椅羌寨中,歡歌笑語伴著咂酒醇香隨風飄蕩,似歡快的羌韻樂章在山間回響;大熊貓動植物園內,國寶萌態(tài)可掬,瞬間融化了每一位游客的心……
國慶中秋假日期間,北川累計接待游客85.83萬人次,實現(xiàn)旅游綜合收入4.96億元,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3.8%和97.97%,幾近翻番的收入增長尤為奪目。近年來,北川深耕“大禹”“大愛”文化、“大熊貓”IP資源,以核心文旅活動為引擎,高效整合“吃住行游購娛”全要素,不斷拓寬產業(yè)邊界,激發(fā)消費活力,繪就出一幅“文旅興、百姓富”的絢麗畫卷。
□ 楊國華 張延 記者 唐舒琪 文/圖
文化“活態(tài)”傳承
非遺煥新+科技賦能,擦亮特色旅游金招牌
10月4日,北川新縣城禹王廣場人聲鼎沸,2025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(tài)保護區(qū)(北川)國慶中秋非遺購物節(jié)在此火熱開啟。數(shù)十個非遺展位有序排布,構成一座“流動的非遺博物館”。
羌繡展位前,傳承人凝神靜氣,飛針走線間,五彩絲線仿佛被賦予生命,在布料上精準勾勒出古老的羌寨云紋與羊角花紋,繁復精美的圖案吸引游客駐足觀賞。不遠處的草編攤位上,清香的粽葉在指尖靈動翻飛,不一會兒,一只栩栩如生的螞蚱躍然手中,引得孩子們陣陣歡呼。水磨漆展臺前,光澤溫潤如玉、紋理細膩如波的漆盒茶具,在陽光下流轉著低調奢華的光澤,吸引游客頻頻駐足,細品那份穿越時光的匠心。

游客帶孩子體驗模擬飛行
“快看,這是我編的!”來自廣元的童先生興奮地舉起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的草編作品,臉上滿是成就感,“跟著老師學羌繡、草編,既親身體驗了羌族文化的魅力,又能帶走獨特文創(chuàng)好禮送朋友,真是不虛此行!”
這場非遺集市,不僅讓八方游客過足“非遺癮”,更給非遺傳承人搭建了直面市場的寶貴平臺。草編傳承人王興碧一邊忙活一邊感慨:“以往作品多在展館靜態(tài)陳列,如今搬到人來人往的廣場,和游客面對面交流,不僅直接帶動手工產品銷量,更能讓更多人在互動中深入了解、真心愛上這門老手藝。”據(jù)統(tǒng)計,國慶中秋期間,羌繡、草編等非遺文創(chuàng)產品銷售收入較去年增長31%。
與此同時,北川大禹文化陳列館內,全息投影、AR交互等20余項前沿科技被巧妙運用。在一處AR體驗區(qū),市民周先生正帶著孩子,通過手持設備與屏幕中的“大禹”互動。“太生動了!”周先生贊嘆,“借助AR交互技術,原本枯燥的文字和圖片,變成了有趣直觀的數(shù)字化演繹。孩子們通過親身互動,真切感受大禹治水的艱難與非凡智慧,對‘三過家門而不入’的奉獻擔當精神,理解也更深刻。”
科技賦能,讓靜態(tài)文化“活”起來,也讓厚重歷史變得可感、可觸、可共鳴。國慶中秋期間,北川大禹文化陳列館互動體驗率高達 80%,累計接待游客1萬余人次。

沉浸式光影體驗館親子互動
鄉(xiāng)村“打卡”升溫
特色體驗+民俗活動,激活全域旅游新引擎
“清涼涼的咂酒勒……”10月5日,曲山鎮(zhèn)石椅羌寨在秋日暖陽下格外熱鬧。寨門上方羌紅高掛、隨風飄揚,來自重慶的吳女士一家沿著青石板臺階緩緩而上,瞬間被濃郁的羌族風情吸引。身著民族盛裝的羌族同胞早已在寨門等候,笑容燦爛地為客人系上象征吉祥的紅綢帶,雙手敬上醇香甘冽的咂酒。
夜幕降臨,羌寨廣場中央篝火驟燃,“轟”的一聲烈焰騰空,照亮夜空也點燃眾人熱情。羌歌響起,身著傳統(tǒng)服飾的羌族兒女跳起歡快的沙朗舞,舞步鏗鏘、歌聲嘹亮。游客們深受感染,紛紛加入其中,男女老少手挽手圍著篝火盡情舞動,火光映著笑臉,歡聲笑語在山谷間回蕩。“北川太好玩了!今天和各族同胞手挽手唱祝酒歌、跳沙朗,特別開心放松!”吳女士興奮地說。
石椅村黨支部書記陳愛軍介紹,節(jié)日期間村里20余家民宿房間早早被預訂一空,日均游客接待量較平日激增300%。村里還依托優(yōu)良生態(tài)與羌族文化,精心策劃推出5條特色旅游線路,滿足不同游客需求。
在通泉鎮(zhèn)神木寨村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農具體驗課”在田間地頭上演。犁、耙、扁擔、風車、水車等傳統(tǒng)農具“重登舞臺”,身著羌族服飾的村民現(xiàn)場演示犁地、揚谷、踩水車等農活技巧。來自西安的蒲先生帶著兒子,在村民的指導下小心翼翼扶起犁耙嘗試驅動;另一邊,孩子們興奮地搖動風車,看著谷粒與秕谷分離,滿是好奇。“孩子平時只在書本上看見過這些農具,今天能親手摸、親自試,知道了很多農耕知識,收獲不??!” 蒲先生笑著說。
“紅旗招展,龍獅起舞,老農具煥新生,游客笑語盈盈——我們就是要讓傳統(tǒng)民俗在當下重煥活力,讓大家既能留住鄉(xiāng)愁記憶,又能感受到熱鬧的節(jié)日氛圍。”西羌神木寨旅游開發(fā)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連秀道出打造體驗項目的初衷。
據(jù)了解,國慶中秋假日期間,北川鄉(xiāng)村旅游接待游客26.65萬人,實現(xiàn)鄉(xiāng)村旅游綜合收入1.53億元,全縣民宿累計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,平均客房出租率約84%,真正實現(xiàn)了“人氣”變“財氣”。

羌族情景劇《云朵上的爾瑪》
業(yè)態(tài)“破圈”融合
新場景+惠民舉措,拓展文旅消費新空間
新業(yè)態(tài)、新場景引領北川文旅消費成為時尚。在永昌機場,一架飛機呼嘯升空,尾部拉出長長白煙,在蔚藍天空劃出優(yōu)美弧線,精彩的飛行表演吸引地面眾多游客觀賞。
除了觀看表演,游客還可以在專業(yè)教練指導下進入模擬體驗艙,通過5D動感平臺與VR全景視窗,模擬永昌機場到九皇山等景區(qū)的定制航線飛行,體驗當“飛行員”的感覺。“第一次開戰(zhàn)斗機飛行模擬器,太刺激了!失重、俯沖的感覺很真實,視野也超級棒!” 來自甘肅的游客張先生從模擬艙出來,意猶未盡地說,“要不是后面排隊人多,真想再體驗一次!”
另一邊,無人機足球賽場同樣熱鬧非凡。年輕人手持控制器,全神貫注操控無人機在空中靈活穿梭、急速轉向爭搶進球,科技感與競技性十足,喝彩聲、歡呼聲此起彼伏。
華燈初上,大型原創(chuàng)實景劇《云朵上的爾瑪》在北川文化館爾瑪劇場精彩上演。嘹亮歌聲、優(yōu)美舞姿、新穎故事再現(xiàn)羌族人生活。“演出太震撼了,很有特色!讓我對羌族歷史、文化和生活習俗有了更直觀的了解。”游客楊女士高興地分享感受。

游客在北川大熊貓動植物園內觀看熊貓
走進北川大熊貓動植物園,這里更是歡樂的海洋:動物趣味巡游、小丑魔術互動、親子協(xié)作游戲、獨具特色的熊貓餐廳……圍繞國寶打造的沉浸式體驗項目,吸引八方游客。“現(xiàn)場氛圍太熱烈了!不僅能近距離看憨態(tài)可掬的大熊貓,還能和‘熊貓人偶’合影,坐這么可愛的熊貓公交,心都被治愈了!”來自甘孜的游客曲吉措姆興奮地說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國慶中秋節(jié)日期間,大熊貓動植物園吸引游客超3萬人次,實現(xiàn)門票收入145.5萬元。
在九皇山景區(qū),“秋季徒步領獎牌”活動火熱進行。作為九綿高速上的重要旅游節(jié)點,九皇山景區(qū)常態(tài)化開展觀賞羌族傳統(tǒng)婚禮、與羌族神話NPC互動巡游、觀看露天星空電影等活動,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文化體驗和沉浸式旅游服務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節(jié)日期間九皇山景區(qū)接待游客4.6萬人次,實現(xiàn)旅游綜合收入2687萬元。
此外,北川還精心策劃推出免費品嘗北川臘肉、苔子茶,特定區(qū)域免費停車、游樂項目減價優(yōu)惠、贈送模擬飛行體驗票等惠民促銷活動,吸引游客2萬余名,直接拉動消費近800萬元。
景色宜人煥新顏,文旅融合揚風帆。面對文旅產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的良好態(tài)勢,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北川將堅定不移貫徹“文旅興縣”發(fā)展思路,持續(xù)深入挖掘大禹文化、羌族文化、感恩文化的深厚內涵與時代價值,堅持文化賦能,大力推進產業(yè)融合、產品培優(yōu)、服務提升、人才引育、品牌營銷“五項工程”,促進農業(yè)、文化、旅游深度融合協(xié)同發(fā)展,加快將北川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禹羌文化全域旅游目的地,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注入更強勁文旅動能。
編輯:譚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