鄧稼先之子鄧志平(左)、于敏之子于辛(右)在父輩雕塑前合影
綿陽新聞網(wǎng)訊 10月8日,“中國原子彈之父”鄧稼先之子鄧志平、“中國氫彈之父”于敏之子于辛,懷著無比崇敬與追思的心情,一同前往父輩們曾經(jīng)“干驚天動地事、做隱姓埋名人”的奮斗之地——綿陽梓潼“兩彈城”,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尋根與緬懷之旅。
兩彈城,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舊址,也是我國第二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總部舊址。在綠樹掩映的紅磚房里,鄧稼先、于敏等老一輩科學家們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,突破重重技術(shù)封鎖、成功鑄就國之重器。
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,鄧志平和于辛先后參觀了兩彈城博物館和兩彈城研學教育營地。一桌一椅,一燈一榻,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當年的原貌,無聲地訴說著那段艱苦而輝煌的歲月。
在鄧稼先院士誕辰100周年主題展覽館里,鄧志平久久駐足,深情凝望父親曾經(jīng)工作生活中留下的實物和資料圖片。他動情地說:“睹物生情,想起他在工作時每次回北京開會都頭發(fā)白得多,表情也憔悴。老一代國防戰(zhàn)線的這些專家,還有更多的無名英雄,用他們的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孕育出‘兩彈一星’精神。我希望更多的人到兩彈城來參觀,來學習,把‘兩彈一星’精神傳承下去。因為我們知道,最好的紀念就是傳承。”
于辛在父親于敏曾經(jīng)工作生活過的工學院舊址仔細觀看展陳。當他看到父親當年用于計算的算盤和大量手稿復印件時,感慨萬千地說:“我們?nèi)沂?969年11月份來到四川綿陽梓潼縣曹家溝,我也是在這得到啟蒙教育。今天重走老一代艱苦奮斗的地方,使我看到了祖國的強大,還有老一代他們?nèi)〉玫呢S功偉績得到后人傳承與弘揚。作為核工業(yè)者的后代,我感到無比的自豪。希望年輕同志們以老一代科學家為榜樣,自立自強,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,同時,為了祖國繁榮昌盛、為了實現(xiàn)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而不懈努力、不懈奮斗。”
鄧志平和于辛表示,他們將把此行的所見所感帶回去,通過多種形式向社會,特別是向青少年一代講述父輩的故事,讓“兩彈一星”精神在新時代煥發(fā)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(胡正貴 記者 劉曉東 文/圖)
編輯:李志